2006年12月26日 星期二

2006的最後三個月

為什麼在尋找快樂的過程中會這麼的不快樂,


整整兩個月了,


到頭來面對著同樣的問題發呆、心煩、憂鬱,回顧過去,


似乎在原地踏步,


每個禮拜的見面,


似乎變成另一種型態的例行玩樂而已。



 



2006年做了什麼,


很清楚知道自己在這一年做多少事、多少想做的事,


年初的歡樂然後療傷;


暑假的歡樂然後療傷;



 



2006年最後三個月的歡樂,


然後不知道會不會繼續歡樂下去,


因為還不知道答案,


但同樣的感覺又出現了,


令人煩躁的空間,


想離開、想遠離、想在四處走走。


逃避寂寞,


最後我會像Memories of Matsuko中的松子過著一樣的生活嗎?



 



兩個差很多的個體,


一個在藝術資訊,一個在理工資訊,


共同有的興趣就是享受美食,輕鬆逛街,


不斷地改變自我,


融入從未接觸過的領域,


體會、認同、接納、喜歡,


過去三個月,


花了一整個學期,


改變了很多,


真的是盡力了,


改變稱呼,


原本想會更沒有隔閡的,


似乎只是換湯不換藥,


你的猶豫,


你的遲疑,


讓我知道差不多該是時候鬆手了,


即使再給我一個學期,


還是一樣的情況,對吧!


可惜我和你沒有那麼多的一個學期,


不是該有的最後還是不會擁有,


一切的一切,


依然還都是我的自以為是而已



 



不問的話也許可以在謊言中一直陶醉自我,


但太假了,不如提早面對吧,


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無所謂、隨性的態度這就是我,


可是習慣卻贏了這種人生態度,


習慣養成了很難改變,


每晚、每個禮拜都有習慣驅使我去動作,


一但這些動作沒了意義,那~習慣還有意義嗎?



 



到現在,我和你還是不斷的在逃避,


你我都害怕失去,


都害怕給的答案不是對方想要的,


即使如此,我還是想知道答案,


一個有轉圜餘地的解答。


可是我問的出口嗎?



 



如同廣告中的老奶奶一樣,


習慣煮兩人份的稀飯,


煮了數十年,


老爺爺走了以後,


突然間一人份的稀飯卻不會煮了。



 



我呢?不過是三個月而已,突然感覺一個人的日子過得好不習慣。

2006年12月22日 星期五

Deadline

許自己一個期限



期限一到

若還是改變不了現況

那就狠下心拋開

拋開~



一切都盡力了

沒有後悔

只有不捨

不捨~



那麼所有的現況

將化為名叫回憶的灰燼

渴望風將之吹散

那麼此刻也又回到原點